欢迎来到湘菜人微报!

认证

大V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专栏 >
    正月藜、二月蒿,三月四月当柴烧
    发布日期:2022-06-14 10:47:05 阅读1851次

来源丨《湘菜》杂志

作者丨柳人

尊重原创,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


“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篓篙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”北宋的苏轼到底是个城里人,以为只有水里的鸭子最先感觉春天的来临,殊不知在厨房里忙碌的庖人们,早就开始为迎春做准备了。不时不食嘛!为了丰富餐桌上时令美馔,庖厨不辞辛劳、不失时机地寻觅春天的食材,捕捉春天的味道,机不可失,失不再来。



“正月藜、二月蒿,三月四月当柴烧。”笔者在懵懂顽皮的童年,就时常听父亲念叨,父亲是武汉人,每每念叨,几乎陶醉。原以为藜蒿是湖北人的嗜好,不曾想在湖南,特别是在洞庭湖区,无论是东洞庭的岳阳,还是西洞庭的常德,人们对于长相期盼的春天藜蒿更是情有独钟。

常德人说:“正月藜、二月蒿,三月四月当柴烧,我们将它当歌唱。只不过退田还湖,本地藜蒿越来越少了,岳阳多,岳阳人有福气。”

岳阳人却说:“我们也晓得正月藜、二月蒿,三月四月当柴烧呀。湖北人最喜欢洞庭藜蒿,岳阳的藜蒿差不多都被湖北人买走了。”



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一回里有小丫头莲花和柳家的吵架:“谁天天要你什么来,你说上这两车子话?前日春燕来说,晴雯姐姐要吃芦蒿,你怎么忙得还问肉炒鸡炒?春燕说荤的不好,才另叫你炒个面筋儿,少搁油才好。”由此看来,才子佳人也喜欢吃芦蒿。



什么是芦蒿?百度说芦蒿是菊科蒿属植物 ,嫩茎叶、根状茎,多年生草本,植株极具清香气味。主根不明显或稍明显,具多数侧根与纤维状须根,根状茎稍粗,直立或斜向上,直径4-10毫米,有匍匐地下茎,这应该就是藜蒿的属性,芦蒿就是藜蒿,亦称之为蒌蒿。京派大作家汪曾祺在《大淖记事》中写:蒌蒿是生于水边的野草,粗如笔管,有节,生狭长的小叶,初生二寸来高,叫做‘蒌蒿薹子’,加肉炒食极清香。汪曾祺是笔者从少年敬仰到老年的大文豪,他主笔的《沙家浜》能够神化到令人反复咏唱,经久不疲。估计汪曾祺老夫子也是城里人,阳澄湖又多芦苇,他所说的蒌蒿应该是芦苇笋,只有芦苇笋才会有节,才会粗如笔管。后来他在《故乡的食物》中又写道:我所谓“清香”,即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。这倒是实话,符合藜蒿极具清香气味的特征,可见大作家又从芦苇笋跳回到藜蒿。

《红楼梦》里小丫头说的芦蒿,笔者坚信就是藜蒿。很多红学家依照小说中大观园中的景物和房屋造型等特色,判定大观园的位置就在南京城,认为南京小仓山、山牌楼等与大观园所描述的地方极为相似,况且还有“金陵十二钗”佐证,“金陵”正是南京的古称。据历史记载,从明朝开始,南京地区已经有了开春吃藜蒿的习俗,人们将藜蒿采摘下来,作为野菜尝鲜。至于芦苇笋,仅仅药书《本草纲目》有记载,属中草药,有消渴克热等作用。就连《沙家浜》里新四军战士在断粮的时候,也向指导员报告说:芦苇根、鸡头米不是也可以吃吗?可见芦苇笋只是可以吃,却并不常见于百姓餐桌,更何况官宦人家。

湘菜杂志的编辑问:做蒿子粑粑的原材料是藜蒿的嫩叶吗?其实笔者对藜蒿的概念也比较模糊,以为艾与蒿应该是两种东西,就好比人跟猿。艾与蒿,叶子、味道虽然有相似之处,但长相、生长环境大有不同,艾在山野田间四处可见,蒿却生长在湖区。艾的嫩叶可做米粿或是粑粑,长大了可入药,亦可添加在饲料里面喂猪,譬如说长沙县扶植的艾香猪,饲料里面就添加了艾草,牲猪的免疫力增加了,不打针、不吃药,肉质格外香甜;泥蒿的嫩叶也有拿来做粑粑的,岳阳的小罗鱼蟹馆就擅长用藜蒿的嫩叶做蒿子粑粑,软糯鲜香,春天气息格外浓郁,成为了店里的一大特色。严格地说,用艾叶做的粑粑叫艾叶粑粑,用蒿叶做的粑粑叫蒿子粑粑,泾是泾,渭是渭,决不能混为一谈。

多数人以为藜蒿主要是食根茎,所以才有“正月藜、二月蒿、三月四月当柴烧”一说。现如今大棚里虽然也培植出了藜蒿,月月都有产出,长得十分乖顺,颜色青纯,但气味平和,不象野地里生长的藜蒿,个性乖张,颜色杂乱,气味霸道。笔者始终将“不时不食”奉为信条,所以,过了季节,决不向往。

藜蒿除了炒腊肉,还有其他做法吗?笔者最近与岳阳小罗鱼蟹馆的老板罗圣华、侯宏英两口子也有探讨,不作推销,只求分享。

藜蒿炒魔芋
特点:色泽油亮,麻辣鲜香中透出一丝温柔。

主料:藜蒿300克、魔芋200克
配料:小米椒25克、青蒜10克、魔鬼辣椒粉10克、姜蒜米适量
调料:腊猪油50克、生抽20毫升、藤椒油15克、蚝油10毫升、老抽5毫升、盐3克、鸡精3克、味精2克

制作:藜蒿洗净,掐寸段焯水备用;小米椒切丝、青蒜切圈,魔芋切丝焯水;锅中放腊猪油,下入小米椒炒至断生;下入魔芋丝翻炒加生抽、老抽、蚝油、盐入味;下入藜蒿加味精大火翻炒,下入青蒜,用少许湿淀粉勾薄芡,淋藤椒油。

藜蒿炒螺肉
春天的田螺最为肥美,用藜蒿炒螺肉实为一道可遇不可求的时令美味。

主料:藜蒿300克、螺肉200克
配料:小米椒15克、魔鬼辣椒粉5克、姜蒜米适量
调料:猪油30克、茶油20克、生抽20毫升、啤酒20毫升、香醋10毫升、蚝油10毫升、老抽5毫升、盐3克、鸡精3克

制作:藜蒿洗净掐寸段焯水;小米椒切圈,螺肉漂洗干净焯水切片,用盐码味;锅中放猪油,油热后下入小米椒炒至断生;下入螺肉翻炒加辣椒粉、生抽、老抽、蚝油,烹啤酒烧入味;下入藜蒿加味精大火翻炒,淋锅边醋,用少许湿淀粉勾油芡即可。

藜蒿炒腊干
腊香味浓,下酒佐餐皆宜。

主料:藜蒿300克、腊干200克
配料:小米椒15克、干辣椒节10克、姜蒜米适量
调料:腊猪油50克、生抽20毫升、蚝油10毫升、老抽5毫升、盐3克、味精2克

制作:藜蒿洗净掐寸段焯水备用;小米椒切丝,腊干切丝用盐码味;锅中放腊猪油,油热后下入干椒节炝香,下入小米椒炒至断生;下入腊干翻炒加生抽、老抽、蚝油入味;下入藜蒿加味精大火翻炒,用少许湿淀粉勾薄芡淋明油即可。

藜蒿炒腰花
腰花鲜嫩,藜蒿脆爽。

主料:藜蒿200克、猪腰一副300克
配料:小米椒15克、青蒜10克、魔鬼辣椒粉5克、姜蒜米适量
调料:茶油60克、生抽20毫升、啤酒20毫升、香醋10毫升、蚝油10毫升、老抽5毫升、盐3克、味精2克、鸡精2克

制作:藜蒿洗净掐寸段焯水后入冷水过凉;小米椒切圈、青蒜切圈;猪腰切凤尾腰花用盐、醋、面粉抓洗袪异味,清水漂洗干净后用老抽码味;锅中放茶油,油热后下入小米椒炒至断生;下入腰花翻炒加生抽、蚝油,烹啤酒烧入味;下入藜蒿加味精、鸡精大火翻炒,加青蒜淋锅边醋,用少许湿淀粉勾油芡,即成美味。

藜蒿炒肉丝
艾香猪颈肉脆嫩香甜,邂逅藜蒿,相得益彰,美味如此简单,令人不尽遐想

主料:藜蒿200克、艾香猪颈肉300克
配料:小米椒15克、青蒜10克、魔鬼辣椒粉5克、姜蒜米适量
调料:茶油60克、生抽20毫升、啤酒20毫升、香醋10毫升、蚝油10毫升、老抽5毫升、盐3克、味精2克、鸡精2克

制作:藜蒿洗净掐寸段,焯水滤干水分;小米椒切圈、青蒜切圈;艾香猪颈肉切丝,用生抽、老抽码味;锅中放茶油,油热后下入小米椒炒至断生;下入艾香猪颈肉、蚝油、烹啤酒烧制入味;下入藜蒿加味精、鸡精大火翻炒,加青蒜淋锅边醋,用少许湿淀粉勾油芡,即成美味。


分享 阅读1851次

发表评论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

推荐资讯
首页 大V 消息 我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