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湘菜人微报!

认证

大V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专栏 >
    千年传承的永州柳子家宴
    发布日期:2021-05-10 08:49:14 阅读1312次

图片由唐浪先生提供

作者丨李一凡

尊重原创,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



唐代著名的思想家、文学家柳宗元,谪居永州十年,度过了他一生的黄金时期,写下了大量优秀篇章,给永州人民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。柳宗元曾经居住过的愚溪旁边,有一条历史久远的古街,后人称之为柳子街。自唐宋以来,这条街先住民有举办百家宴、即柳子家宴的习俗,以纪念柳子,弘扬敬老尊贤之风习。柳子家宴,传承千年而经久不衰。2019年9月,入选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可见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,非同一般。

柳子家宴历经千年,其悠久的历史过程,大致可以分为产生、形成、兴盛和繁荣四个阶段。其产生阶段,最早可以追溯至柳宗元在世的时期,也就是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代中期。柳宗元在永州任员外司马,虽是闲职,但关心百姓疾苦,不仅写出了如《捕蛇者说》这样为民疾呼的文章,还亲自带领乡邻治理冉溪,改善居住环境,深受当地百姓爱戴。邻里乡民为感谢柳宗元的恩德,家家户户都有意请他吃饭。盛情难却,柳宗元提议大家择重阳吉日设家宴,以纪念先祖,教化敬老尊贤。于是,这条街的乡亲们,每逢重阳,都设家宴与柳子同度佳节,敬贤尊老蔚然成风。这就是柳子家宴的雏形。民间还有说法是:每逢重阳佳节,当地百姓携酒菜来到柳家草堂,摆开酒席,席地而坐,与柳子同饮同乐,共庆佳节。


在经济水平较低的唐代,家宴应该是比较简单的。历史上唐代著名的宴会当推后唐《韩熙载夜宴图》描绘的情形,图中高官显贵的家宴,几张案几上,摆四碗四碟。据学者研究,主要是干鲜果,远不及今日宴会上的丰盛菜肴。可想而知,唐时的柳子家宴,想必极其简朴,只是表达百姓对柳宗元的敬仰之情罢了。

宋代是柳子家宴的形成和发展阶段。北宋时,永州知府柳拱辰在华严州学旁边修建“柳子厚祠堂”,这时官方祭柳已经开始。南宋时,柳子厚祠堂迁建于愚溪之畔(今址),后改称柳子庙,春秋两季都举行官祭。每逢祭柳,杀猪宰羊,扎戏台唱大戏,街上摆米粉斋饭,富裕人家置办家宴,参加祭柳的百姓都可以免费入席。


明清及民国时期,则是柳子家宴的兴盛阶段。明清以降,祭柳活动更为兴盛,除了春秋官祭,七月十五日,柳子街的百姓还举办庆祝柳子诞辰的活动。柳子庙热闹非常,附近十个村子百姓都参与活动,满街商贾自发筹款,家家户户都摆设家宴,八仙桌摆满全街,百家宴也就在这个时期形成。


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,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,柳学研究和祭柳活动都频繁开展,柳子家宴进入繁荣时期。每年清明节和重阳节,柳子庙都举办隆重的祭柳活动,柳子家宴成为活动中重要的传统节目。2015年5月16日,为庆祝柳子街入选“中国历史文化街道”,柳子街居民欢欣鼓舞,在街道社区的组织之下,沿柳子街摆上106桌,柳子家宴变身为长街宴,街邻和游客慕名而来,席间觥筹交错、举杯欢庆,规模空前的柳子家宴就此拉开帷幕,一时轰动永州古城。


2016年的秋季祭柳,柳子家宴的规模更大。据参与筹备此宴的柳学专家吕国康先生撰文回忆:“我有幸参加2016年下半年柳子家宴的筹备工作。10月9日下午,沿长街摆放了360多张八仙桌,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。傍晚,熙熙攘攘的人群陆续入席,宴乐响起,司仪主持、厨师穿梭往来,佳肴美润,话语熟香,气氛热烈和谐。”学者吴同和先生也参与筹备工作,当时为家宴活动撰写一幅长联:“感恩戴德,少长贤愚同赴柳子家宴;固本清源,工农商学共修孝门初心。”当时柳子家宴正如学者们所描述的,远近嘉宾云集,柳子街上万头攒动,仪式非常隆重。不少媒体记者抢抓新闻,央视、湖南卫视都予以报道,一时引爆舆论场。此后,柳子家宴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越来越大,早已超过单纯的祭柳范畴,变身为永州零陵的一个隆重的民俗美食节,也成为古城文化旅游的一个品牌。



柳子家宴的魅力还体现在具有特色的菜肴,它不仅具有零陵地方美食的传统风味,还融入了柳子故事及民间传说,成为一道独特的美食风景线。这里专门介绍几道家宴上的美食,与读者共享:


柳子大三鲜  柳子街上的百姓每逢佳节祭柳,酒席上必有这道菜品。相传柳子在世时,对当地名馔永州三鲜颇加赞赏。在1056年柳子庙建成时,当地乡绅宴请宾客庆贺,就以柳子大三鲜作为首馔上席,此后世代循此规矩。柳子三大鲜用的食材非常普通,墨鱼丝、猪肚、黄雀肉、蛋卷、木黄花耳、玉兰片等皆可入菜,讲究时令新鲜,色彩丰富、美味可口,寓意追旧思贤年年新鲜如初,以示对柳子的敬重。

龙青素扣肉,又名龙兴扣肉。传说柳宗元当年寄居永州城内龙兴寺,常常品尝庙中的斋食,其中对庙里的素扣肉最感兴趣。当时和尚以米粉、芋头和糯米粉为原料,做成猪肉模样,入油锅炸制定型,再配以多种佐料,蒸后出笼的素扣肉滋味不亚于荤食,赢得素食客人欢迎。由于当时的素食厨艺已经失传,今日柳子家宴上的扣肉已改为荤食,承袭零陵香芋扣肉的制作的方法,也具有地方特色。


小石潭清水鱼,柳宗元《永州八记·小石潭记》一文,生动地描绘了位于愚溪的小石潭美景,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然寥寥几句,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清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,堪称传神之笔。小石潭的鱼也因柳宗元的生花妙笔而出名,后人用愚溪清泉烹煮小石潭鲜鱼,香味浓郁,鲜嫩可口,是当地一道名菜,后来的柳子家宴都少不了这款佳肴。

柳子家宴上的菜馔,还有香零山神仙鸡、愚溪喝螺、茶里庵艾叶粑、水口山牛扣、西小丘青菜等等。大多就地取材、传承古风,菜品简朴,不显奢华,富有地方特色,体现尊柳崇贤的简朴风范。


为了探讨柳子家宴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,今年4月22日,我与妻子陪同吴同和、杨金砖、唐浪等专家学者来到柳子街,采访了柳子家宴传承人和组织者眭正茂、肖振国、邹端生等人。听他们如数家珍似地说起柳子家宴的由来。柳子街上的居民长期以来受到柳子思想的熏陶,形成了尊贤敬老、和睦相处的风尚。乡亲邻里同居一条街,如同亲人,人们尊老爱幼、相互帮助,有酒同喝、有饭同吃,长期养成了“和合而居”的邻里关系。正是这种民风民俗的千年传承,才有了历久弥新的柳子家宴。


徜徉柳子古街,拜谒柳子庙堂,游览愚溪风光,寻觅古朴民风,会让人流连忘返;入席柳子家宴,品尝乡土美食,追怀柳子风范,体验古风古韵,更让人思绪万千。但愿柳子家宴继续传承千年古韵,开启未来篇章,让人们获得更多的精神洗礼和舌尖上的愉悅。


作者简介
李一凡,1955年11月出生,原永州市商业事务办公室主任、永州市餐饮行业协会名誉会长,对商业、餐饮业及饮食文化有较多研究,在报刋杂志上发表论文、散文近百篇,著有《崛起的大市场》等专著,近年来热心研究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,旨在挖掘和弘扬地方餐饮特色文化。
分享 阅读1312次

发表评论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

推荐资讯
首页 大V 消息 我的